华泰证券:不良资产市场化转让或迈入快速发展周期

时间:2025-11-27 11:44:03 推荐 360

华泰证券研报称,2024年以来不良消费贷市场化处置加速,印证了放款机构过去两年的贷款质量波动。银登中心是不良资产转让的公开市场,其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成交的不良贷款本息规模达483亿元,同比增长139%。一方面,不良出让试点主体从国有行与股份行扩容至城商行、农商行、消金和信托;另一方面,消费贷质量压力大导致不良出让需求提升或是更核心因素。上市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和消金公司的不良余额持续上涨,导致个人贷款成为银登中心不良转让的主力,占总成交额逾七成。不良转让折扣率走低,以及逾期天数缩短,反映了放款机构迫切希望不良出表,“通过低价走量”的去风险诉求强烈。展望未来,互金贷款质量波动、银行业仍面临零售业务风险压力、消金公司不良规模高企或将共振推高不良转让需求,不良资产市场化转让或迈入快速发展周期。同时互金平台短期内或将面临贷款风险上行的压力,业绩更明显的改善可能会在2026年下半年,建议关注。

全文如下

华泰|多元金融:不良消费贷市场化处置加速

展望未来,互金贷款质量波动、银行业仍面临零售业务风险压力、消金公司不良规模高企或将共振推高不良转让需求,不良资产市场化转让或迈入快速发展周期。同时互金平台短期内或将面临贷款风险上行的压力,业绩更明显的改善可能会在26年下半年,建议关注。

核心观点

消费贷质量承压推动不良处置加速

2024年以来不良消费贷市场化处置加速,印证了放款机构过去两年的贷款质量波动。银登中心是不良资产转让的公开市场,其数据显示1Q25成交的不良贷款本息规模达483亿,同比增长139%。一方面,不良出让试点主体从国有行与股份行扩容至城商行、农商行、消金和信托;另一方面,消费贷质量压力大导致不良出让需求提升或是更核心因素。上市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和消金公司的不良余额持续上涨,导致个人贷款成为银登中心不良转让的主力,占总成交额逾七成。不良转让折扣率走低,以及逾期天数缩短,反映了放款机构迫切希望不良出表,“通过低价走量”的去风险诉求强烈。展望未来,互金贷款质量波动、银行业仍面临零售业务风险压力、消金公司不良规模高企或将共振推高不良转让需求,不良资产市场化转让或迈入快速发展周期。同时互金平台短期内或将面临贷款风险上行的压力,业绩更明显的改善可能会在26年下半年,建议关注。

不良处置规模扩张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不良贷款的挂牌和成交正迅速放量。4Q23后单季公开挂牌和成交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规模的同比增速在50%-350%之间,1Q25挂牌不良贷款本息规模达742.7亿元、成交483.0亿元,较两年前1Q23的116.8/63.3亿元大幅增加。个人贷款已占银登中心不良成交额的七成以上,其中80%-90%是消费类贷款,成为不良转让的主战场。政策试点扩容是推手,不良转让业务两轮试点将参与机构数量由21年的77家扩至23年的266家,出让方结构由“国有+股份行”逐渐演变为“银行+消金+城商行+信托”的多元体系。零售端资产风险持续上行则是核心驱动因素,上市银行零售贷款的不良率由21年的约0.7%提升至1H25的1.23%;消金公司的不良贷款余额由20年的118.5亿提升至24年的264.5亿。零售风险上行推动机构加速转让不良资产以实现信用剥离与资本回笼。

信贷机构出清意愿增强

不良贷款交易定价体系日趋市场化,转让价格折扣率202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7%或以下的低位,较2021年初期高点18.1%显著回落。为获得更好的转让价格,转让资产的逾期时间持续缩短、未诉比例不断升高,显示出让方希望通过低价快速出清的态度。头部平台如蚂蚁消金活跃参与,起拍折扣率维持8%-12%,反映出优质资产受市场认可。下游不良贷款受让端方面,地方AMC是主要买家(1Q25承接占比超七成),全国性AMC加速入局,中国信达等大型机构活跃度不断提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的出台为AMC扩容和市场化收购提供政策支撑,推动不良处置市场迈向常态化、体系化、市场价运营阶段。

不良贷款市场化交易或持续扩张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或继续推升不良资产转让需求。我们认为2H25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贷款风险或将进一步提升,2026年的风险走势取决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助贷新规》的实施限制了高定价贷款供给,引发行业流动性收紧,“多头借贷”与“借新还旧”的存在催化互金平台风险暴露(《互联网金融:行业贷款流动性收紧推升互金平台贷款风险》2025年9月20日)。尽管互金平台尚非银登中心不良转让的主力,但是能够反映规模达2.7万亿元的次优消费贷市场的风险走势,我们估计可能生成800-1,100亿元潜在不良贷款。另外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零售贷款风险逐渐积累,2024年末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和消金公司的合计不良余额接近6800亿。在整体零售金融风险波动的大背景下,不良转让规模或将迎来周期性扩张。

风险提示:行业规模和贷款质量受经济、监管变化影响。

(文章来源:人民财讯)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