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便利、精准高效——海关全力确保海南自贸港如期平稳封关运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题:自由便利、精准高效——海关全力确保海南自贸港如期平稳封关运作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11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30天。目前,海关各项准备工作发展怎么?企业怎么样用好用足政策红利?百姓能够享受哪些日子实惠?在当天举行的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相关负责人聚焦热点、回应关切。
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10个“二线口岸”经过国家验收,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4个海关封关运行保障项目全部投入使用,推动岛内129家企业获批加工增值业务试点资格……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进展司司长潘城用一组数据展现海南自贸港建设最新发展。
潘城表示,海关总署高度重视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比既“放得活”又“管得好”总要求,海关总署已发布5项政策制度和公告,海口海关出台12项关级公告、制定13项内部操作规范性文件,与封关运作相习惯的海关监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做好压力测试是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试水开路”的关键。据潘城介绍,海关已会同海南省有关部门组织省内300余家企业开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测试演练,涵盖加工增值率核算、“一、二线”通关、岛内流转、应急处置等业务场景,不断查漏补缺,完善提升,确保全岛封关后“二线口岸”运行畅顺。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面临的风险挑战也越来越复杂。
潘城表示,为筑牢重大风险防控体系,海关还提炼了23大类、89个海关监管场景风险,细化针对性防控风险措施221条,经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建立包含147个特征的风险特征库,研究构建93个大风险甄别模型,积极构建智能风控体系。今年5月以来,离岛免税高风险金额占比连续6个月操纵在2%以下,海关监管风险防线持续加强。
“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海口海关关长高瑞峰讲,“我们将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压力测试上再加力、风险防控上再夯实、政策宣说上再强化、作风建设上再加强,精心做好封关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将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高瑞峰表示,在强化安全准入(出)监管的基础上,“一线”通关将更加便捷,对不涉及检验检疫和许可证件治理的进口“零关税”物资、保税物资实施径予放行,申报项目从105项简化至33项,并且,大幅压缩“二线”出岛申报项目,实施“分批出岛、集中申报”通关模式,助力广大外贸企业降成本、增活力。
物资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物资税收征管暂行方法》正是其中含金量很高的政策。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副司长信燕表示,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进一步优化:一是放宽企业享惠门槛;二是扩大进口料件范围;三是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将海南自产料件纳入增值部分;四是扩大加工增值累计的适用范围。
“总的来看,封关运作后的加工增值免关税物资税收征管方法享惠门槛降低,受益面扩大,可以更好助力岛内相关企业开展加工创造,有利于培育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信燕讲。
优化提升购物体验
作为进一步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举措,11月1日起,调整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正式实施。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副司长华正红表示,政策优化调整内容要紧有四个方面:一是新增2个商品大类和3个商品细类;二是将离境旅客纳入享惠主体范围;三是允许6类国内商品在离岛免税店销售;四是岛内居民一年内一次离岛可不限次购买“即购即提”商品。
“这些政策的调整,进一步满足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关于提振国内消费、吸引入境消费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华正红讲,从新政策实施半个月以来的效果来看,新增的电子消费产品备受欢迎,离境旅客购物持续升温。截至11月17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13.25亿元,同比提升28.52%。
做好“促消费”文章,更要守牢“防走私”底线。为了让合规旅客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海关优化离岛免税海关监管系统,新增、升级24个功能模块,部署智能化监管设备。对离岛免税商品实施全流程溯源治理,建立动态风险监测模型,对“套代购”等违规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和有效打击。并且,强化协同管理与联动处置,会同相关部委及海南省,织密反走私联防联控网络,维护离岛免税市场公平有序。
眼下,距离全岛启动封关运作仅剩一个月时刻。高瑞峰表示,海关将以全岛封关运作为契机,更加聚焦贸易自由便利和精准高效监管,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妨碍力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