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展望“十五五”金融业大有可为

时间:2025-10-29 15:33:41 推荐 332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防控金融风险为底线……“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业内人士表示,大力进展“五篇大文章”、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将是“十五五”期间金融业的重点任务。

大力进展“五篇大文章”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大力进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十五五”期间,金融业可从以下方面发力:在科技金融领域,引导银行、证券公司经过贷款、股权投资等多路径服务科创企业;在绿色金融领域,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与国际接轨,探究碳金融衍生品试点,支持储能、氢能等产业融资;在养老金融领域,加快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货架建设,鼓舞保险、理财公司开辟长期限、稳健型养老产品,推动养老产业REITs试点等。

在普惠金融领域,上海金融与进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建议,金融业应重点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开辟线上化、智能化的小微企业与“三农”金融产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和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补偿、政策性信贷等制度,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普惠群体,助力共同富裕。

在数字金融方面,曾刚认为,金融机构应坚定推进金融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设施投入,深度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与风控能力,积极打造开放生态和场景化服务,强化金融安全和数据合规治理。

优化金融机构体系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到,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管理、错位进展。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取得长足进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其中,银行业是金融服务主体,各类银行可以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

谈及对“十五五”期间的金融业展望,曾刚表示,金融机构差异化进展格局将更加清楚。大型银行将加快向综合化、国际化方向转型进展,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中小银行将专注于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深耕细分市场和区域经济;非银行金融机构将在资产治理、财富治理等专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进展态势。

“金融监管总局将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进展,共同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态。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

董希淼认为,应重视中小金融机构非常是中小银行的作用,对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精准定位。中小银行与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门当户对”,彼此之间有着天然的相容性。中小银行大量机构网点分布在县域和乡村,是服务全面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挤出效应”,推动中小银行真正成为多层次、广覆盖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银行应扬长避短,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差异化定位。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十五五”规划建议还提到,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保障金融稳健运行。

在提升金融业风控与合规治理方面,曾刚建议,首先应强化全面风险治理框架,推动信用、市场、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的动态识别、精准量化和实时监控,非常是针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业务领域,应建立差异化和前瞻性的风控模型。

其次,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经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风控、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实现贷前、贷中、贷后的全链条风险防控。此外,金融机构应不断完善合规治理体系,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健全内部审查、信息披露机制和职员合规文化建设,加强对重点业务、关键岗位的合规监控和咨询责追究。

“金融业需要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构建‘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早纠偏’。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需要持续推进‘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地点政府债务风险协同化解,强化中央与地点协同,推动隐性债务‘控新化旧’,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娄飞鹏讲。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