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事情答记者咨询时表示,虽然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进展面临很多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进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
政策发力显效
这位发言人表示,从经济增长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和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关于我国如此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可以保持稳定进展殊为不易,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更显可贵。
物价方面,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
国际收支方面,外贸展现强大韧性,物资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接着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要紧实物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物资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实施,‘两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既为当前经济运行‘稳底盘’,也为长远进展‘蓄势增能’。”上述发言人讲。
10月20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一艘货轮在拖船辅助下停靠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图文
创新亮点颇多
今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进展壮大,为高质量进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上述发言人表示,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前三季度,汽车创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创造业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新产业新产品快速进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拓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创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创造、电子专用材料创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将来感带来不少惊喜,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创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上述发言人介绍,经济进展“含绿量”不断提升。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王新表示,前三季度,装备创造业占比持续提升,“压舱石”作用明显。创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
实现全年目标有较多有利条件
展望下时期,上述发言人表示,既要看到经济进展还是面临很多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进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在上述发言人看来,从进展态势看,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快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要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进展动能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进展增添了新动能。科技创新持续赋能产业创新,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
从进展支撑看,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近期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出台实施《对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强“两重”项目组织调度,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可以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月份,创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接着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稳增长政策发力,为顺利完成全年经济进展预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以高技术创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将延续较快增长势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