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套!深圳大学牵头研发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系统
2025年8月26日,广东省重点研发打算“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领域“分体模块式海水无淡化直截了当电解制氢技术及系统装备”研发项目启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该项目将研制全球首套110Nm³/h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截了当电解制氢系统装备,开创从原理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海洋绿氢进展路径,保持中国在该领域的全球率先优势。
破解半世纪难题的原创突破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其直截了当电解制氢长期面临海水成分复杂导致的腐蚀、催化剂失活、效率低下等瓶颈。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团队经过将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学过程与电化学反应结合,开创海水原位直截了当电解制氢全新原理,实现无需淡化即可将海水直截了当用于电解制氢。相关成果2022年11月发表于《Nature》,被评价为“完美解决半世纪难题”,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发展”“中国十大科技发展新闻”等权威榜单。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2022年12月,东方电气专项投入3000万元与谢和平团队合作推进产业化。2023年5月,联合研制的飘荡式海上制氢平台在福清兴化湾海域对接风电连续运行10天,首次实现海上风电海水直截了当制氢海试成功;2024年7月,10Nm³/h系统完成240小时稳定运行,同年12月在广东南沙建成全球首个“无淡化海水直截了当制氢规模化研发”陆地试验基地。
开启海洋绿氢产业新赛道
项目将形成独创性原理、颠覆性技术、国产化装备到特色工业模式的全链条进展路径,重点突破分体模块式系统设计、高效催化剂、智能操纵系统等关键技术。《Nature》副主编YohanDall’Agnese评价:“这一突破将打开低成本燃料生产大门,推动变革走向更可持续的世界。”随着110Nm³/h系统研发启动,中国有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绿氢”新兴战略产业,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与任务书要求一致,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进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