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改善 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资产
5月以来,高盛已两次上调中国股指目标点位;瑞银发表中国股票策略观点,预判全球资金或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野村将中国股票评级大幅上调至“战术性超配”……近段时刻,外资机构竞相“唱多”中国资产。
外资机构认为,当前是布局中国资产的较好窗口期。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A股公司盈利有望逐季回升,估值颇具吸引力。将来,随着一系列稳市场稳预期举措持续落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建议“超配”A股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推动企业盈利回升,多家外资机构对A股给出“超配”建议。
日前,高盛上调了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测,并维持对中国股市的“超配”建议,将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4点、4600点,以此计算两大股指分别有望上涨11%、17%。这是5月以来,高盛第二次上调中国股指目标点位。
野村则将中国股票评级大幅上调至“战术性超配”。该机构表示,A股市场具备更强的防备性和政策支撑。全球资本对中国股票的再配置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资金流入。野村5月19日将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预测从3.7%上调至4.8%,并将全年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4.0%上调至4.5%。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改善,促使外资机构看好A股。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称,预计今年A股公司盈利将呈逐季回升态势。
稳股市“组合拳”则给外资机构布局中国资产吃下“定心丸”。孟磊认为,“国家队”的ETF增持结构或更为均衡,有助于稳定中小盘股的流动性。
此外,多家外资机构表示,思考到目前A股市场与全球新兴市场相比仍存在大幅折价,全球资金或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
“真金白银”布局
多重因素驱动下,外资机构正用“真金白银”布局中国资产。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关注到,从4月下旬开始,被动基金重新流入中国股市。
外资公募不断新发权益产品,为投资者布局中国核心资产提供更多选择。摩根基金5月9日发布公告,公司旗下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于5月8日正式成立,成立规模10.16亿元,有效认购户数7765户,是近两年首发募集规模最大的指数增强型ETF(数据截至2025年5月8日)。
在以“真金白银”布局中国资产的并且,外资机构近期频繁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调研。Wind数据显示,从4月初至5月20日,已有347家外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高盛、花旗、野村等机构调研总次数均超过40次。分行业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的受青睐程度位居前列。
多家外资机构调研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整体可投资性接着呈改善趋势。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投资回报率触底反弹;另一方面,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可投性提升。
产品供给有望进一步丰富
展望将来,一系列政策信号释放出吸引外资流入的力度将加大。
一方面,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将进一步提升。近期发布的《对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推进以境内期货特定品种为主的期货市场开放,扩大特定品种范围,探究境内期货产品结算价授权等多元化开放路径。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这些举措将促进跨境资本流动,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参与中国股权投资(PE/VC)的合规通道,经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增强金融市场开放度。“围绕这些举措,仍需优化监管与流程、放宽投资范围,提高多元化配置的灵便性。”刘向东讲。
另一方面,产品供给有望进一步丰富。监管部门近期提出,推进期货期权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支持境内外期货交易所扩大商品期货结算价授权合作。深化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将REITs等纳入沪深港通标的。
南开大学金融进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把REITs纳入沪深港通标的将扩大市场规模、增强流动性,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配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地与香港REITs市场在底层资产结构、交易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募基金治理人应强化投资者适当性治理机制,切实保障投资者权益。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有关REITs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力。
境外机构在我国展业投资的法治环境也有望持续优化。最高法、证监会日前联合发布的《对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进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保障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导意见》提出的“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法律域外适用司法文件”“为审理跨境证券期货纠纷案件统一裁判尺度”“降低境内外投资者维权成本”等举措,回应了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难点,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指导建议,将为保障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提振境内外投资者信心。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