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营销,别陷入“黑红也是红”的误区

时间:2025-01-10 13:03:05 推荐 761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熊志

1月6日,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同意采访时表示,“昊铂依然我负责的时候,不小心把周鸿祎先生的手夹了一下,一下成了全网最红的事件了,昊铂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增长了800%多,我讲我们花了一两个亿做的这两年来的昊铂宣传,看起来还不如夹一次手”。

新闻提到的“夹手事件”,发生在去年7月。彼时,周鸿祎体验广汽埃安旗下的昊铂汽车的防夹功能,结果意外被车门夹住。在周鸿祎自带流量的背景下,这一翻车事件很快登上全网热搜,昊铂汽车也于是而一炮走红。

肖勇表示,“上亿宣传费,不如一次夹手”,如此的讲法固然有夸大的成分,但也并非毫无道理。至少,对不少网友来讲,他们真的是经过此次事件,记住了昊铂汽车这一品牌。

这正是互联网时代流量不确定、难预测的生动体现。关于企业而言,按部就班地进行品牌营销宣传,传播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相反,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却有可能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为品牌知名度带来显著提升。

于是,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的品牌营销,要顺应互联网的流量规律,要更加灵便多变一些,勇于跳出传统框架。但需要提醒的是,灵便多变不意味着剑走偏锋,“流量为王”而不择手段。

不同于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品牌普遍有着重营销的特征,所以能够看到,在流量焦虑之下,车企营销高度内卷,一些品牌甚至另辟蹊径,花式整活。如有车企用车内吃火锅的手段来宣传车辆的稳定性,闹得啼笑皆非。

车企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无非是为了博一个一炮走红的概率。从品牌传播的角度看,适度的营销,固然无可厚非。咨询题在于,为了走红而用力过猛,炒作博眼球,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像新闻中的“夹手事件”,真的给昊铂汽车带来了巨大的曝光度,但它本质上是一次营销翻车,而非正面宣传,它暴露了车企所宣传的智能化功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800%的知名度提升背后,到底带来了多少的销量转化,无疑是要打上咨询号的。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通常会通过深思熟虑,全面考量品质、售后服务等多个关键因素,而非仅凭一时的热度就盲目下单。

意外走红,显然不是品牌建设的长久之计。哪怕车企借助事件营销实现短期爆火,知名度大幅提升,假如后续缺乏稳定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支撑,偶然得来的泼天流量,估计也注定难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

品牌营销的核心,最终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以品质作为讲服力的基石。讲的直白点,要先把产品做好,而非单纯依赖流量的操盘。舍本逐末,一味追求眼球效应,陷入“黑红也是红”的思维陷阱,一旦浮现营销翻车,可能会遭遇流量的反噬,最终得不偿失。

【来源:九派新闻】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