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发力 四季度降准预期升温

时间:2023-10-27 15:52:51 推荐 385

我国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地点债提早批额度有望接着在四季度下达、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近段时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业内人士认为,在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并且,预计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较大,将为政府债发行制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财政发力路径明晰

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加力提效。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增发国债1万亿元传递财政积极发力的信号。”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讲,增发国债资金将要紧用于灾后重建、防洪管理等工程,与基建关联度较高,将对今年四季度和明年GDP增速产生显著拉动作用。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认为,今年四季度增发国债为明年一季度基建靠前发力、对冲地产投资下滑风险作出预先安排。

在增发国债的并且,下一年度新增地点政府债务限额有望提早下达,也折射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发力。

为加快地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经过了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于授权国务院提早下达部分新增地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依照决定,授权国务院在授权期限内,在当年新增地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普通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早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点政府债务限额。

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有万亿级明年新增债务限额提早下达给地点。“从当前经济形势以及往年经验看,明年提早批额度在今年11月或12月顶格下达的概率较高,发行或从明年元旦后启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

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

“逆周期调节过程应当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进行配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讲,货币政策要为财政支出、债务发行、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制造有利的金融环境。

正如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所言,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

今年以来,央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0%,在保持物价稳定的事情下有力支持经济恢复。

“在防止资金套利空转背景下,预计货币政策重心会过渡到‘宽信用’,接着强化企业、居民中长期贷款投放,进而增强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降准、降息、具有“准财政”属性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将持续发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除总量工具外,应更好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应突出结构性工具在支持小微民营、科技创新、绿色进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

人民银行10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依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事情表,截至2023年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为70180亿元。

四季度有望降准

对增发国债与地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叠加发行,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依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及本次增发国债额度,预计今年四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将同比多增1.5万亿元左右。

从近期央行操作来看,央行正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18日以来,央行连续开展千亿元级逆回购操作。

业内人士认为,除常规公开市场操作外,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有所提升。

“预计四季度似乎率会降准。”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与过去赤字率调增时相同,本轮增发国债仍是公开辟行,央行降准的必要性增加。

明明认为,在配合财政发力、支持信贷增长和实体经济修复目标下,央行有较似乎率在四季度经过降准释放流动性,也不排除经过降息的方式引导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大规模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也增加了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有1.5万亿元MLF将在11月、12月到期,央行有可能在四季度再次降准,为政府债发行制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伍超明讲。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