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技术革新让发动机“未过时”
另外,吉利、奇瑞等也接连推出新的电混系统,均不约而同地宣称“满油满电最高续航突破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进入2L时代”。这样惊人的油耗水平,在技术上是怎么做到的呢?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达文、陈馨
第五代DM技术低能耗有“三大秘籍”
依照比亚迪方面的宣传,其最新的第五代DM技术实现全球量产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6.06%。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两款全新插混车型,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2.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里程2100km。
超高的热效率是怎么实现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其压缩比,从上一代DM技术的15.5提升到了16,从而增加了燃烧温度和压力,实现了更大膨胀比,并且减少泵气损失、降低排气温度。另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智能电喷系统”,可智能计算最佳的发动机喷油时间,按需操纵喷油量进入气管中雾化,让发动机工况尽可能长时刻地处于“燃烧高效区”。
秦LDM-i的低能耗,要紧依仗“三大秘籍”。首先是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其电混系统经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功率密度提升70.28%,并大幅减少能量流动路径中的损耗,假如讲发动机是“心脏”,那第五代DM技术首先就保障了对心脏的充分“供血”。另外,插混专用刀片电池,将能量密度提升15.9%。
第二招是全温域整车热治理架构,大伙儿都明白,新能源车电池在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下都可能会浮现能耗下降。为解决这一咨询题,比亚迪将第五代DM技术的热治理架构上升到与动力架构同等重要的等级,“指挥”级别提升以后,热治理架构“总指挥官”就能够让前机舱热治理、电池治理、座舱热治理协同作战,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孤立地解决系统各处的热咨询题,而是经过智能调度整车热源,让工况达到平衡状态,确保能耗最低。此“秘籍”能够让车辆能耗在高温下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
最后一个秘籍是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基于“璇玑”打造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集成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能复用就意味着能耗“更省”。
插混技术“你追我赶”
吉利、奇瑞等头部自主品牌也接连推出了插混技术的新突破,呈现“你追我赶”的局面。吉利此前透露,雷神电混平台将推出新一代电混系统,满油满电最高续航将突破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能够低至2字头。从公开的技术参数来看,吉利新一代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也差不多达到46%以上,打算在明年量产。
吉利新一代电混系统的低油耗,要紧依靠高效燃烧系统、智能热治理系统、低摩擦设计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发动机的热效率,还降低了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和热量损失,进一步提升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银河系列旗舰车型——星舰,就差不多搭载了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
奇瑞也不落后,其推出的全新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系统,据称实测满员续航近2000公里,若不是满员的事情下彻底能够达成2000公里续航,亏电油耗2.9L/100km,与比亚迪第五代DM系统旗鼓相当。
甚至合资车企也在加入插混技术“战团”。广汽丰田就在上个月的科技日上宣布,将于今年10月在中国发售搭载全新一代插混技术,以及支持快充的PHEV车型,WLTC纯电续航90公里,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广汽丰田方面并且强调“下一代发动机能够减小尺寸,并且保持高功率和高效率,以便安装在高度更低、造型更酷的BEV上”。
行业观察:
插混与纯电堪称新能源车竞争的“一时瑜亮”,自主品牌在插混技术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插混车型在短期的市场渗透率攀升速度也更快。一时刻,“插混技术是新能源车过渡技术”的观点大概过时了,还有部分纯电车企——例如广汽埃安和小鹏汽车——都差不多不再固守纯电路线,而在不久的将来将“加推”插混或增程车型。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和业内人士认为,一直到2030年甚至更长远的将来,新能源车技术路线还是是开放多元的,插混和纯电“并驾齐驱”的局面还将延续很久,若果真这样,发动机就未必是“过时”的技术,其创新和突破仍然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