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 对围堵讲“不”

时间:2024-06-27 11:27:30 推荐 667

央视网消息:尾随美国和欧盟的脚步,加拿大财政部当地时刻24日讲,将于7月2日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问,讨论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一系列潜在措施,加方官员没有具体讲明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目前,加拿大唯一进口的中国创造的电动汽车是在上海生产的美国特斯拉电动汽车。

中国电动汽车对围堵讲“不”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对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此,欧洲政商界、学界人士普遍认为,欧盟此举明显违反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不仅损害欧洲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冲击欧洲汽车产业,还破坏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环境,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将破坏欧盟自身绿色转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大局。

欧盟保护主义弊端几何?损害欧洲消费者利益

欧盟此番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实际上是以牺牲欧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

奥地利汽车俱乐部成员奥布雷希特: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此的措施绝对是不可理解的,整个欧洲都在叫嚷着要便宜的电动汽车,现在我们有便宜的电动汽车,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可是,我们忽然又让这些电动汽车变得更贵了。

业内人士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无法降低产品价格,不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在商业领域有个名词叫“加拉帕戈斯效应”,用来描述在孤立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进行“最适化”来习惯的特定环境,却于是丧失与区域外的互换性,最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中国差不多连续8年成为德国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公司的整个商业模式基于市场准入。当世界有一种趋势不容忽视时,当保护主义因各种缘故占据上风,其他要紧经济区域开始采取更具保护主义的行动时,那么这对整个欧洲,尤其是对德国来讲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在这种事情下,我认为选择成为保护主义的推动者是错误的决定。

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是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和可持续进展的关键。强加关税只会进一步扭曲市场,进而割裂全球产供链,不仅对产业长远进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更将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认为,欧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冲击中欧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正常经贸往来,其“溢出效应”更将对中欧经贸关系和双边关系带来挑战。

比中经贸委主席德威特:我个人认为采取过度的保护主义措施可不能有帮助,我们需要对此特别慎重。在过去40年里,我们看到随着中国不断开放,中国的日子水平和欧洲的日子水平共同提升,欧洲在过去40年里也从中国的开放中受益,于是我们应该小心,因为倒退到设立更多障碍的时代将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

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与此并且,在全球汽车行业加快绿色转型、电动汽车成为重要进展方向的背景下,欧盟提高关税的措施也将阻碍其达成在2035年实现汽车零碳排放的目标,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关税将导致相关产品的价格更高,消费者购买量减少,创新与投资受到扼制,其结果算是,我们急需的技术进步,尤其是与应对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研发被推迟,甚至被放弃,这不仅无益于全球经济,也对我们实现其他目标不利。

业内人士:欧洲与中国合作才能双赢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表示,欧洲需要认识到,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得益于多年来的产业政策,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是自然形成的竞争优势,欧洲和中国展开合作能使双方相互受益。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此时世界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需要新型汽车——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处于率先地位,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合作。我认为,假如欧洲确实想应对气候变化,确实想实现“欧洲绿色协议”,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那么我们就需要电动汽车,同时需要加快速度。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