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球车企市值:整体走势疲软 考验企业抗跌能力

时间:2023-09-20 11:41:54 推荐 478

编前:8月,《中国汽车报》汽车市值研究组接着对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变化进行全面跟踪、梳理和比较分析。统计范围涵盖国际和国内上市的主流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要紧新创公司和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8月,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入汽车新创公司统计,于是统计在内的上市企业数量共计126家。在去年全年的数据积累基础上,今年的报告增设了月度市值同比变化,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详实、更客观、更多元、多维度的市值变化数据分析。

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20强

环比普跌同比普涨

与7月整体企稳上涨不同的是,受全球股市震荡波及,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下跌。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20强中,仅有6家企业实现了环比增长,其中丰田以7.87%的增速领涨。只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值20强企业中实现同比增长的占比超过一半,为12家,其中法拉利同比增速高达71.46%。值得一提的是,8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上市之后股价一路飙升,排在当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第6位,只是在8月底以及9月初市值呈现缩水现象,将来的长线走势仍然有待观察。

从整体看,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变化优于环比。依照汽车市值研究组的统计,在126家汽车类上市公司中,有23家企业市值实现环比增长,占比为18%;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有56家,占比超过44%。

从各板块看,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的8月,汽车相关业务领域上市企业的市值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环比大多呈下跌状态。

国内要紧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8月市值大部分都在下滑,其中不乏产销量位于头部的车企。在业界普遍呈现“销量增长、利润不涨甚至盈利下滑”的当下,资本市场动荡所带来的压力同样也在妨碍企业将来的走向。

从国内零部件板块来看,统计在内的动力电池板块、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板块、传统零部件与综合板块、发动机板块、轮胎板块的零部件企业8月市值也普遍下跌。其中动力电池领域在整个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只是随着整体规模的扩大,应当平复审视产能过剩的风险,并在创新层面挖掘新的增长点。在智能网联领域,虽然8月相关企业的市值呈现下跌,但还是在高位徘徊。

跨国车企8月市值同样呈现环比普降、同比普涨的特点。在通胀上行、美联储加息等风险面前,跨国车企的市值动荡也在所难免。至于对资本市场更加敏感、波动本就相对频繁的汽车新创公司板块,8月除了在纳斯达克新上市的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表现活跃之外,其他企业市值大多浮现下滑。只是,“上市即蹿红”的VinFast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究竟能持续多久,业界将拭目以待。

8月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20强(单位:亿元)

(参见版面)

国内要紧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

股市震荡拖累汽车“金九银十”或迎反弹

震幅加大,成交频繁,是8月A股市场的主旋律。今年8月,上证指数最高3315.05点、最低3053.04点,收盘3119.88点,全月下跌171.16点,跌幅为5.20%。31家国内要紧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中,仅有2家市值环比上升,其余29家环比下跌,下跌者占比超过93%。从同比看,有8家市值同比上升,23家公司同比下滑,下跌者占比75%。

即使是国内龙头上市车企比亚迪,8月市值也难掩下滑态势,环比下降8.31%,同比下降13.39%。只是与股市表现不同的是,8月比亚迪的产销量再次迎来“高光时间”。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27万辆,同比增长56.8%;1~8月累计销量超179万辆,同比增长83.1%,已接近去年全年销量。8月,比亚迪旗下产品也密集上市,不仅有腾势N8、海豹DMi、仰望U8等新车,还推出了方程豹高端越野系列车型硬派SUV豹5、豹8概念车“SUPER8”以及豹3等新车。

上汽集团8月市值环比下降7.29%,同比下降7.17%,是国内整车上市公司市值前5名中环比、同比降幅最小的企业。8月,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9.2万辆,连续8个月销量环比增长,涨幅在中国品牌车企中位列第二。8月,上汽乘用车发布了4款新能源车型。下半年,RX5长续驶混动等多款混动新品也将陆续上市。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265.55亿元,同比上涨3.34%;归母净利润70.85亿元,同比上涨2.54%。

8月,长安汽车市值环比下降21.77%,同比下降13.66%。其上半年财报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收654.92亿元,同比增长15.7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30.65%;销量方面,长安汽车上半年销售121.6万辆,同比增长8.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7.2%。

广汽集团8月市值环比下滑13.84%,同比下滑27.39%。依照其财报,上半年广汽集团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约619.11亿元,同比增长约27.16%,自主品牌贡献明显;上半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累计出口约2万辆,同比增长约29%,目前差不多覆盖了31个国家与地区。

吉利汽车8月市值环比下滑12.64%,同比下降35.40%。同样,吉利汽车销量也表现不错。8月,吉利乘用车销量15.26万辆,环比增长超10%,同比增长约25%,创下历史最好8月销量成绩,并实现连续7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

北京汽车成为8月整车上市公司中的最大亮点,当月市值环比上升1.46%,同比上升5.44%,也是国内要紧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中惟一一家市值环比、同比均上涨者。财报显示,上半年北京汽车营业收入990.47亿元,同比增长18.37%;经营利润125.85亿元,同比增长9.78%;归母净利润28.46亿元,同比增长31.9%。

8月的商用车板块还是上涨乏力,所有商用车企业市值环比全部下滑。宇通作为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8月市值环比下降10.16%,同比上涨62.58%。其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宇通客车实现营业收入111.14亿元,同比增加34.56%;净利润4.7亿元,由亏转盈,同比增长820.72%。同期,宇通客车整体销量为1.51万辆,同比增长30.84%。出口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宇通客车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过9万辆。

汽车经销商上市公司板块市值呈现“7跌1涨”态势。其中,美东汽车环比跌幅达29.95%,同比下滑59.09%,是该板块中环比、同比降幅最大者。惟一增长的经销商是和谐汽车,当月市值环比涨幅达10.29%。今年上半年,专注豪华及超豪华汽车销售的和谐汽车实现总收入约81.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售后服务收入同比增加23.0%;公司毛利约5.81亿元,毛利率为7.2%,其中售后毛利约5.05亿元,同比增加15.9%。这些数据显示,和谐汽车在今年上半年经营较为稳健。

目前,支持汽车产业及市场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8月末,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预计随着一系列政策等因素的支持,国内要紧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金九银十”或迎来反弹。

8月国内要紧传统整车及经销商上市公司市值(单位:亿元)

(参见版面)

(注:比亚迪为A股深圳数据,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为A股上海数据。)

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市值

多板块回调环比全线下跌

8月的零部件板块没能延续7月上涨的势头,统计在内的动力电池板块、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板块、传统零部件与综合板块、发动机板块、轮胎板块的零部件企业,市值普遍下跌。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显示,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57.7GWh,环比下降12.4%,同比增长43.2%。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20.9GWh,独占鳌头;比亚迪再次超越LG能源夺得亚军;中创新航超过SKOn,跻身全球动力电池榜前五。8月,动力电池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报,很多公司迎来了营收与利润的双丰收。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时期,头部动力电池上市公司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并且,动力电池公司也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只是,业内人士也指出,动力电池高速进展的并且要警惕产能过剩。

智能网联板块尽管环比市值下滑,但相关企业的进展延续了之前的“辉煌”,重点汽车电子上市公司市值均在高位徘徊,并且实现营收、利润双升。伴随行业变革与整合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逐步从单一能力竞争向体系化竞争演变,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汽车电子企业正加速新技术产品的量产落地。国内各地陆续推出一系列自动驾驶相关政策,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条件进一步成熟;汽车智能化加速进展,也反过来推动智能驾驶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商业化落地,汽车电子、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相关赛道的渗透率加速提升。

值得关注的还有轮胎板块。今年以来,轮胎行业整体复苏向好。首先是轮胎要紧原材料价格低位震荡下行,尤其炭黑降幅明显。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进一步降低轮胎创造企业的成本压力,企业盈利水平提高。此外,随着海运费用的回落以及运力的供应得到保障,轮胎出口业务向好。新能源汽车轮胎对安全、抓地力、低噪声、耐磨性、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性能要求更高,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给我国轮胎行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国产轮胎品牌正在加快市场拓展的脚步,重点轮胎企业针对新能源汽车打造了相应产品。

国际主流汽车公司市值

美股遭遇“滑铁卢”跨国车企普遍下行

继此前连续数月的上涨后,8月美国股市遭遇“滑铁卢”。从历史数据来看,30多年来,8月通常是股市表现第二差的月份,但今年8月的咨询题不仅仅是季节性因素。由于投资者推迟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债收益率一直在上升,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深,被业内视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导致美股暴跌,并引发欧洲股市、亚太股市下跌。与此并且,亚欧一些国家最新披露的经济数据不佳,也引发投资者担忧,而俄乌冲突仍在接着。

在此背景下,8月全球多家跨国车企的股价及市值浮现了环比下滑。而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同比来看大多数仍是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纳入统计范围的26家跨国车企中,17家市值环比下滑,9家环比上涨。其中,保时捷、宝马、大众、Stellantis、通用、Rivian、沃尔沃汽车、雷诺和极星的环比降幅均达到两位数。

降幅最大者是极星,环比下滑约25%,这与其一直以来业绩不佳有很大关系。这家电动汽车公司在去年借壳上市后,由于多次下调汽车交付目标,以及巨额亏损导致大量现金消耗,股价遭受重创。尤其是8月31日,极星公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营业亏损为2.74亿美元,营收虽为正增长,但低于华尔街预期。财报发布当天,极星股价大幅下跌。

相比之下,丰田汽车市值环比上涨近8%,且上涨要紧浮现在月底,可能是受其生产持续向好这一消息妨碍。依照月底公布的修订后的生产打算,今年1~12月,丰田汽车全球产量(不含日野、大发)将为1020万辆,其中340万辆来自日本本土,680万辆来自海外市场。这意味着,丰田汽车全球产量将首次突破1000万辆,刷新历史纪录。丰田汽车上一个年产量纪录是在2019年创下的,当时的纪录为905万辆。这一消息关于丰田汽车来讲无疑是较大的利好,提振了其股价。

再看同比,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大多数车企市值仍有两位数的增幅。例如,丰田汽车同比上涨19.97%,梅赛德斯-奔驰同比上涨34.52%,宝马同比上涨46.67%,本田同比上涨27.88%,法拉利同比上涨71.46%。

法拉利也是8月市值同比增幅最高的车企。从股价走势图来看,从2022年10月至今,法拉利的股价一直在持续攀升,直至今年7月达到一个较高点,8月基本维持不变。据了解,即便法拉利调高产品价格,富豪们对跑车的热情仍未减少,这与在经济放缓之际,丧失定价权的普通车企形成强烈对照。受益于豪车需求高涨,法拉利的市值在今年5月突破500亿美元,并超过了其过去的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

至于9月,是历来美国股市表现较为平淡的月份,“9月魔咒”的讲法由此而来。在市场人士看来,今年的9月尤其令人不安,市场将经受更多考验,包括通货膨胀上行风险加剧、美联储议息会议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政府面临停摆风险等。在这种大背景下,汽车市场也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部分汽车新创公司市值

环比大面积回撤越南新势力来势汹汹

8月,汽车新创公司中,新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表现活跃,8月28日其市值达到1912.34亿美元,并在8月底跻身全球汽车类上市公司市值10强,排名第6位。但是短暂的体面之后,8月底Vin-Fast的市值开始逐渐蒸发,9月初延续下跌势头。对此,证券行业人士分析称,VinFast借助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实现上市,导致VinFast的大部分股份被锁定,暂时不能流通,在证券市场交易的股票数量较少,容易被资金炒作,于是大起大落的股价不足为奇。

经过梳理VinFast的几款产品发现,VF8售价为4.6万美元,续驶里程471公里;VF9为8.3万美元,续驶里程594公里;VF5有两款车,售价分别为1.94万美元、2.28万美元,续驶里程基本上300公里。从性能配置上看,VinFast的几款产品没有非常亮眼的“黑科技”,该有的配置基本齐全,但没有哪项科技配置特别突出。VinFast宣称要在美国建设工厂,生产销售旗下产品,这样看来,VinFast还处于PPT造车时期。对照中国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或许对Vin-Fast将来的进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看,8月理想汽车共交付34914辆新车,同比增长663.82%;1~8月累计交付20.8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76.10%。蔚来汽车8月交付19329辆,同比增长81.03%,环比下降5.54%。小鹏汽车8月交付13690辆,同比增长42.93%,环比增长24.36%,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万辆。8月,零跑汽车共交付14190辆,同比增长13.29%,环比微降1.01%。

从销售数据来看,几家中国造车新势力都交出了比较美丽的答卷,然而证券市场并没有赋予相应的确信,惟独理想汽车市值稳住了阵脚。另外,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Canno、Mullen的市值环比也有所上涨。但总的来看,在汽车新创公司板块中,8月市值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是红盘,其他基本上绿油油的下跌。不但市值大面积回撤,而且降幅不小,普遍是两位数的跌幅。跌幅最大的是法拉第将来,环比下跌68.5%;其次是Nikola,环比下跌46.57%;美国固态电池初创企业QuantumScape排在第三,环比下跌41.14%。

大面积的回撤反映了投资者的心态,美联储的“暴力”加息已持续一年多,这让很多投资者内心不安。一旦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大量资金就可能会离开美国市场,寻找更有价值的投资区域,失去资金托底的美国证券市场或将大幅下跌。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