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特大都市城中村改造将分三类实施

时间:2023-10-12 18:24:30 推荐 487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王优玲)记者12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超大特大都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城中村普遍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多、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咨询题,亟需实施改造。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于在超大特大都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各地正按照部署,扎实开展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超大特大都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拆除新建的将按照都市标准规划建设治理,整治提升的将按照文明都市标准整治提升和实施治理。经过改造,可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特大都市加快转变进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都市。

超大特大都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将坚持先谋后动,先行做好征求村民意愿、产业搬迁、人员妥善安置、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落实征收补偿安置资金等前期工作,确保不动则已,动则必快、动则必成。

坚持依法征收、净地出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都市政府明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责任部门、征收补偿标准和程序等,并依法依规实行征收。

坚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既能够由都市政府筹措资金,也能够引入社会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赋予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支持。都市政府对城中村改造负主体责任,统筹市域内改造资金安排,做到改造资金市域内综合平衡、动态平衡;关于整治提升类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建立政府与村民、社会力量改造资金共担机制。

据介绍,一部分集聚了产业的城中村在改造中将做好产业搬迁和转型升级,在摸清城中村产业状况的基础上,都市政府将安排好产业转移承接园区,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先行有序疏解集聚产业。改造后,将依照都市产业进展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一定规模比例的低成本创业空间,保障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创业需求。

据了解,城中村改造将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原则上应当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

各地将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妥帖,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都市安全和社会管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