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从急于“超车”到“踩刹车”?
福特汽车的生产车间图GJ
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预估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1800万辆,全球市场年增长率达到29.6%。作为全球汽车生产与消费大国,美国一度力推新能源汽车转型,甚至为了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中国竞争,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将中国企业排除在产业链之外,意图实现“弯道超车”。
但是,新华社19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美国忽然计划延缓推出旨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新规。雄心勃勃的美国政府为何忽然之间踩下刹车?
面临大选舍“车”保“帅”
去年4月,美国环保局拟定新规,提出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尾气排放限制”。依照这一新规以及汽车创造商的合规事情,预计到2032年,电动汽车将占全部美国新出产客车、轻型货车销量份额的67%。
只是,想要实现那个目标并非易事。2023年,电动汽车占全部美国新出产客车、轻型货车销量份额仅为7.6%。与目标之间近10倍的差距,意味着美国汽车市场必须在短短8年中发生“激进”变革。销量赶不上产量,是拜登政府的“雄心”遭遇的头号难题。
去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20万辆,增长速度却在放缓。数据显示,去年8月在美国销售一辆电动汽车所需要花费的时刻大约是2022年1月的两倍。而在过去三个月,电动汽车销量占美国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从9%下降至8%。燃油车销售依旧旺盛,电动车却卖不动,在店里“堆积如山”。为此,美国汽车经销商差不多两度联手致信总统拜登,希望政府尊重市场、放慢脚步。汽车生产商则被迫放慢了电动汽车开辟和电池生产工厂的扩张速度。通用解雇了底特律工厂的所有近1000名职员,福特在密歇根州的锂工厂裁员1400人。
拜登的烦恼还来自工会组织。由于组装电动汽车所需的工人较少,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担忧,快速向电动车转型将牺牲汽车工人的薪资待遇,甚至令工人失业。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主席肖恩·费恩在去年美国环保局拟定新规的消息传出后,一度宣布撤回对拜登竞选连任的支持。
在大选年的背景之下,面对来自汽车创造商、经销商以及工会组织的压力,拜登只能舍“车”保“帅”,将新能源汽车转型和蔼候议程放一放,优先思考稳住选票。
砸钱也难“弯道超车”
即便不是大选年,拜登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转型之路也注定走得艰难。
这并不是因为拜登政府不舍得砸钱。2022年,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希望经过补贴吸引新能源车企赴美建厂生产。依照这一法案,美国消费者购买一辆全新的美国本土生产的电动汽车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满足规定的新建电池工厂也可以得到相应补贴。2023年,白宫宣布依据《通胀削减法案》拨款20亿美元,用于救助濒危车企、加快美国国内电动汽车创造。当年6月,美国能源部宣布为福特汽车与韩国SKOn合资的电池企业提供92亿美元政府贷款,推进动力电池本土化生产……
但是,对于《通胀削减法案》的可执行性与有效性,美国国内不乏质疑。而该法案也因为经过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来保护美国利益而备受争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咨询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柯静强调,依照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公布的数据,中国差不多超越日本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电动汽车正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最大亮点。与此并且,数据显示,中国的锂电池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近七成,锂电池专利数量遥遥率先。
拜登政府无视先天不足,出台一系列措施试图将中国企业排除在产业链之外,结果导致可以达到门槛、获得补贴的电动车型从去年的20多种降到目前的18种。加上全美范围内充电站建设发展缓慢,关于美国消费者而言,电动车不管从价格、使用成本、便利程度上看,同燃油车相比毫无优势。
在柯静看来,执意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并可不能帮助美国在电动车领域上下游实现“弯道超车”,不仅难以激发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动力,也激发不了汽车创造商的生产动力,更无法实现拜登政府在新能源汽车转型和蔼候变化领域的目标。
“美国人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正在发生变化。”美国一家汽车研究中心的首席执行官艾伦·阿米奇讲,“假如你是一家高效的汽车创造商,您会努力使生产与需求相匹配。将未售出的电动汽车填满院子,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好处。”本报记者齐旭
来源:中国青年网